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75
编号:13618147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药物药性与禁忌反恶解毒相关性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3月1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75
     在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,我们同时对药物相互作用属性进行赋值。对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赋属性值“1”,对不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赋属性值“0”。如:甘草存在相恶相反的药物和解药毒的作用,而三七不存在与其禁忌反恶的药物,同时也不具有解毒作用。所以甘草的相互作用属性值是“1”,三七的相互作用属性值是“0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录药物禁忌反恶解毒等相互作用时,有时只描述了单向关系。如,在记录贯众时,并没有描述其与其他药物存在禁忌反恶解毒等相互作用,但在记录蜀漆时,却描述了其与贯众相恶,则贯众和蜀漆的相互作用属性均应为“1”。

    1.5.2 数据库的规范 数据库建立完成后,通过数据检索可知所有药物味的取值范围为:甘、微甘、淡、苦、小苦、微苦、涩、酸、微酸、辛、微辛、咸、甜;性的取值范围为:大寒、寒、微寒、大热、热、大温、温、小温、微温、平、冷、凉、暖;毒性取值范围为:有毒、无毒、大毒、小毒、微毒。由于性、味、毒性的取值分散,诸如大热、微酸、小苦等数据项占总数据比例不到0.3%,类似这样的数据项将在后续分析中由于支持度过低而被舍弃。因此将数据的性、味、毒性取值进行重新归类,即味的取值范围为:甘、淡、苦、涩、酸、辛、咸;性的取值范围为:寒、热、温、平、冷、凉;毒性取值范围为:有毒、无毒。

    对数据库中药性描述全部空缺的药物进行删除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997 字符